沈祖堯:給予年青人機會 回報超乎想像

政府一直有聲音呼籲公司和企業給予青少年更多立足社會的機會,尤其是部分青少年的背景可能較其他人複雜:國籍相異、身體殘障、情緒問題,甚至曾經有吸毒、濫藥、打架等犯法行為,縱使工作能力與其他人無異,或是已經努力地改過自新,但他們至今仍然被社會邊緣化,口說不會帶有歧視目光,尊重社會共融,但真正賦予他們學習和工作機會的機構只是鳳毛麟角,標籤效應依舊根深柢固。難道弱勢社群便不能重生,有紋身者就不可以更生?

早前基督教正生書院的遷址風波依然記憶猶新,這所專收容情緒和行為上出現偏差學生的私立中學,位處大嶼山下徑的一個山坡,課室、廚房等都只是以鋅鐵搭建,800 呎的宿舍放了 40 張碌架床,洗手間是流動旱廁,學生和教職員需要定期清理堆積的排泄物,水源要依靠由山水流下的儲水池,學校亦沒有暖水設施,所以冬天亦要沖凍水涼。惡劣的學習環境迫使陳兆焯校長覓地搬遷,唯因地方居民擔心治安等問題而遭到擱置,陳校長唯有籌款在原址改建新校舍,事情不只反映社會標籤效應相當普遍,而且問題只屬冰山一角。

留宿學習 建立互信關係

歧視源自誤會,誤會源自缺乏溝通、認知和了解,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遂嘗試打破固有觀念,並以身作則。

他在一個「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的宴會上作出了分享,指出當年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在不降低考入大學標準的大前提下,如果可以讓正生書院的學生入讀中大,哪怕只是一、兩位同學,這都可以藉此鼓勵其他有類似背景的學生,讓他們的人生重燃希望。於是,他親自致電正生書院的負責人,並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不僅如此,為了增進他們的英語水平,提高考入中大的機會,沈校長更透過正生書院的協助,安排了幾位同學定期前去沈校長在中大的宿舍補習英文,由餐桌禮儀到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加強他們讀、寫、聽、講英語的能力,而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他們甚至會定期留宿在沈校長的家中。

沈校長坦言,他最初與其他人一樣,對這班被視為問題少年有一種顧忌:「記得在一個早上,我如常出外跑步,未幾便想到,家中只剩下妻子和四個男人,其中三個還有紋身!我是否應該立即返回家中?」然而,他最後也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深信,既然自己給予他們學習和更生的機會,便應該相信他們,事實上,結果超乎自己想像!

「我視他如契仔一樣」

學習期間不只是強化他們的英語能力,更給予他們建立自信和自我形象的機會,沈校長說:「過去他們的自我形象很差,可以說是被人當成垃圾看待,但透過這種 Mentorship 的師徒關係,可以讓他們明白到,無論自己曾經擁有多卑微的過去,整個社會包括政府、教育制度、工商界都沒有遺棄他們。工商機構負責人參與這個 Mentorship 實習計劃可以帶出一個訊息:公司不乏員工,也不是聘請不到適當的員工,而是透過計劃讓他們知道,社會是關心這一班年青人的,並希望給予他們機會,重新建立自我形象,這比起單單給他們一份工作來得更重要!」

沈校長直言,這種師徒式的實習計劃比想像收穫更多,他引用了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名言,說:「Kindness is the language which the deaf can hear and the blind can see.,你只需要給予機會,他們便會感覺得到,珍惜,然後作出回報。」

「我有一位學生叫阿東,經過朝夕相處,我視他如契仔一樣,他在臉書上亦會稱我做 Dad。記得有一年的聖誕節,他與其他兩位同學穿著校服來到我的宿舍,他們說想不到送什麼禮物給我,於是合力編織了一條頸巾送給我,我當時頓然感覺十分甘甜,這就是我想說,幫助他們,其實是幫助自己,因為在這個 Mentorship 的過程中,有很多回報你是想像不到的。」現在,他與其餘三位同學已經成功入讀了中文大學。沈補充:「要是有心幫助這一班年青人,我強烈建議不應該只是參與一星期的計劃,而是選擇為期最少一至兩個月的實習計劃,這樣才可以真正建立起彼此的關係,做到你希望可以幫助他們的工作。」

社會企業研究院現正推廣一項名為 Project M.I. 的師徒實習計劃(M: Mentorship, I: Internship),讓具有社會責任及實現或關注社會議題的企業,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安排香港中學生、大專生、碩士生和港漂學生與 Mentor 定期會面,並會在伙伴公司義務實習,除了有助企業發掘人才,提升社會形象,亦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人際網絡,提早融入社會。預計首批的實習計劃將於 2019 年冬季展開,有興趣的公司或企業可前往 Project M.I. 了解及報名。


其他專欄文章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