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國界的心靈拯救者 — 張依勵博士專訪

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博士

天災人禍帶來的,除了肉體傷害,還有心靈痛楚。這種痛無色無形,往往受人忽略,影響卻十分深遠,災難心理健康亦因此尤為重要。張依勵博士──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經年於此範疇工作,曾參與本港多項災後心理情緒支援工作,也曾遠赴尼泊爾、孟加拉、利比利亞等地災區或疾區,向天災人禍的災民、伊波拉疾區的前線醫療人員等提供情緒支援。

溫文爾雅的外表與勇赴災場的膽色,看似互不相干,卻又同時為張依勵博士所展現。在不少人仍然懵懂的中學時期,她對心理學產生濃厚興趣,曾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到四川山區探訪,且不時參與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

當年探訪山區兒童時,張依勵博士見到心智發展不完善的小朋友被鐵鏈鎖於家門前,這段深刻的經歷,讓她決定專攻臨床心理學及公共衛生,希望讓那些小朋友也能享有身心健康和發展潛能的機會。

「慶幸在中學時間,接觸到國際非政府組織,知道自己可以在這個方向實踐理想,而當年與同事相處發現,可以用個人的技能,去幫助他們。這是我十分渴望的事情,」張依勵博士笑言,做災難心理健康工作是入大學時已想從事,甚至在入學的personal statement都是這樣寫道。

懷着這份興趣與決心,張依勵博士甫於中文大學畢業,已加入紅十字會做義工。在大學攻讀博士的研究範疇也是災難心理健康,而紅十字會亦為她提供實現理想的機會。張依勵博士現在的一部份工作時間亦被借調至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工作範圍覆蓋整個亞太地區,有時亦於亞太地區以外的地方提供心理支援。

早於2014年,西非爆發了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伊波拉疫情,奪走逾萬人的性命,讓人聞之色變。在伊波拉重災區利比利亞,瀰漫着無助與恐慌的情緒。張依勵博士卻於同年7月,遠赴利國,為當地紅十字會前線醫護提供心理支援。

「伊波拉向來只出現於東非或中非,從來無出現過在西非。許多人開始都不信,於是驚恐。家人察覺有事,會找巫醫,染病的家屬會被趕出家門。」張依勵博士續指,除了伊波拉,利國更是爆發了恐慌、恐懼與焦慮的情緒,令到疫情更難控制。

張依勵博士指出,當地的前線醫護要打包屍體,清潔環境,面臨着受感染的風險之餘,也不時受到當地迷信的村民追打,甚至遭扔石攻擊。在雙重高危的環境下長期工作,讓醫護飽受被誤解及孤立的壓力,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部分隊員更在工作前飲酒解壓,但這樣處理壓力只會礙及他們的判斷。

「Stress management是必要的,它可以是涉及是生與死的事情,」張依勵博士表示,她此行之目的正是疏導醫護們內心的困擾,同時教導他們與懷有敵視心理的當地人溝通,讓他們掃除執行任務時的心理障礙。

投身香港紅十字會做災難心理健康工作近十年,近至本港的南丫海難、大埔公路雙層巴士翻側事故、北角校巴車禍,遠至埃及樂蜀熱氣球事故、孟加拉人口遷徙的危機,都可見到張依勵博士的身影。

張依勵博士回憶當年初開始參與災難心理健康工作時,感覺是「死亡可以很近」,沒想過這些事可以突然發生,並要用時間去了解、熟習這些不幸的事情。「這就是人生,人生真實的一面。」這是她得出的小結,了解到人生的本質,學懂了恰如其分的處事方式,不是用難過的心情去面對受災者,而是用同理心去理解。每當行程完結時,都要學會如何放下,然後繼續前進。

世界衞生組織估算,至203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負擔排行榜的第一,超越癌症、高血壓等等。在香港生活,壓力很大,而壓力與精神病的關聯密不可分。張依勵博士直指,「身體有病,我們懂得找醫生;但精神有病,我們害怕找人幫,甚至不敢開口」。

張依勵博士表示,雖然政府有相應的措施去處理上述問題,但不能只靠政府,如香港紅十字會目前會不時去學校做講座和活動,讓學生對心理疾病有基礎了解。精神分裂等重症的病發時期為年輕人,學校更要做好把關的工作。

「身體的健康與心理的健康無受到平等的對待,而人們對於精神及心理狀態的關注與認識,遠沒有對其他疾病認識的多,」張依勵博士舉例,如家人經常發脾氣,是否只是心情偶爾不佳而己,還是心理有鬱澀未能紓解,我們要學懂分辨,並且在遇困惑時懂得尋求協助,這樣才能以適當的態度面對需要幫助的人。

圖片來源:香港紅十字會


其他專欄文章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